解释
-
挪用公款司法解释(如何准确界定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界定//二罪均属职务性财产犯罪,均是将公款转归行为人控制,但其主观目的不同,其客观行为也存在差异:一是犯罪性质不同。挪用公款罪侵害的是公共财产的使用权
-
职务侵占罪司法解释(成都职务侵占罪律师辩护)
成都职务侵占罪律师辩护:什么是职务侵占罪?本文由胡云律师团队编辑整理(胡云:四川胡云律师事务所创始人、管理委员会主任、刑事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执业二十年,长期专注于重特大
-
职务侵占罪司法解释(刑辩实务)
肖文彬:诈骗犯罪、经济犯罪大要案律师、广强所副主任暨诈骗犯罪辩护与研究中心主任(承办过不少中央电视台报道、公安部、最高检、最高院督办或指定管辖的案件)周淑敏:诈骗犯罪大
-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3月1日起施行)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0次会议通过,现予公
-
自首司法解释(怎么认定自首中的自动到案)
有些犯罪嫌疑人在犯罪后可能会自首投案,一方面是真心悔过,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自己争取自首减刑的机会。那么,自首中的自动到案一般是如何认定的呢?下面我们就一
-
自首司法解释(自首须知)
自首是我国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刑罚制度,是对犯罪嫌疑人从宽处罚的“奖励”。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犯罪嫌疑人投案方式、投案时间等呈现多样化、复杂化趋势,实践中对新型自首的认定
-
人身损害赔偿法(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最新司法解释要点分析)
为正确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依法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法院于2020年12月29日发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司法解释(2021
-
司法解释三(精读解析)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总则编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2〕6号(2021年12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61次会议通过,自2022年3月1日起施行)三、监护
-
侵权责任法司法解释(民法典侵权责任之连带责任)
连带责任,是指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两个以上的责任主体向权利人连带承担全部责任的民事责任形态。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即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足以造成全部损害的
-
刑事诉讼法解释全文(最高法发布)
2月4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李少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
-
盗窃罪最新司法解释(盗窃罪又出新标准)
源:刑事法典10月16日,两高一部最新发布的《关于办理盗窃油气、破坏油气设备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对盗窃油气行为犯罪未遂的追诉标准做出了最新规定:着手实施盗窃
-
盗窃罪最新司法解释(郑州知名刑事案件代理律师)
郑州知名刑事案件代理律师:2022年盗窃罪最新量刑标准郑州知名刑事案件代理律师:2022年盗窃罪最新量刑标准 【案件简介】 2017年1月4日14时许,被告人王某到郑州市管城回族区大观
-
非法经营罪司法解释(陈兴良)
非法经营罪范围的扩张及其限制——以行政许可为视角的考察【作者】陈兴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来源】《法学家》2021年第2期“专论”栏目。因篇幅较长,已略去原文注释。摘要
-
诉讼时效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事案件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十三条 : 权利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请求保护其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从其报案
-
担保合同(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
《民法典担保制度解释》第十五条是关于最高额担保中如何确定最高债权额限度的规定。长期以来,学理和实践中存在较大争议,一种观点认为最高债权额限度仅为本金最高限额,而另一种
-
合同法解释三(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编总则,第六章民事法律行为,第四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附条件和附期限,第一百六十条:“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期限,但是按照其性质不得附期限的除外。附生
-
受贿罪司法解释(受贿罪)
受贿罪 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使用,以受贿论处。受贿罪的本质是权力寻租,就是钱权交易,以权力的作为与不作为获得财物对价关
-
公司法司法解释三(代为持股的优劣)
相较于直接持股的程序繁琐,实务中也会通过协议约定由指定的股东代为持有激励对象的股份,从而避免反复变更登记的繁琐,降低成本,我们称代持人为名义股东而真实权利人为隐名股东。
-
劳动合同法司法解释三(哪种情况辞职)
有多少朋友碰到过这种情况,对现在的工作内容或者是薪资待遇不满意想辞职,结果提出申请后被领导驳回了,然后就是各种“谈心”,稍微有点没主意的员工可能就别说服了,继续留下来为公
-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全文(婚恋财产纠纷处理的)
规则一:恋爱期间一方自愿赠送给对方未超出日常交往范畴的财物,视为一般性赠与,恋爱关系终止后,赠与方要求返还的,一般不予支持规则描述:我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及其司法解释主要